一、台灣歷史分期
時期 | 年代 | 歷史簡述 | 重大事件 | |||||||||
史前時代 | 五萬年前| 1600 | 分為【舊石器】、【新石器】、【金屬器】三個階段 | 舊石時時代:長濱文化新石器時代: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卑南文化金屬器時代:十三行文化、蔦松文化、靜浦文化 | |||||||||
國際競爭時期 | 1600 | 1661 | 1. 十七世紀【漢人】、【日本人】、【西班牙】、【荷蘭】 2.未進入台灣【葡萄牙人】;與鄭氏政權通商【英國人】 | 1、 葡萄牙人發現台灣,命名為「福爾摩沙島」 2、 荷蘭人先後佔領澎湖、台灣南部 3、 西班牙人佔領有台灣北部 4、 漢人、日本海盜在台灣一帶活動 | |||||||||
鄭氏政權治台時期 | 1661? | 1683 | 1662?~1683年【鄭成功】建立第一個漢人政權 | 1、 鄭成功擊敗荷蘭人,取得台灣 2、鄭經出兵大陸,失敗而歸 3、鄭氏政權在台灣設立行政區 4、鄭氏政權內亂,鄭克塽降清 | |||||||||
清領時期 | 1683 | 1860 | 前期:消極治台(1684~1860年) | 1、 清朝派施琅攻台,鄭氏政權滅亡 2、 清朝決議將台灣納入版圖 3、 台灣建立一府三縣,後來移民越來越多,逐漸增設行政區 4、 台灣三大民變: ①. 朱一貴事件(康熙) ②. 林爽文事件(乾隆) ③. 戴潮春事件(咸豐) 5、 清朝實行「消極治台」政策,禁止漢人移民來台,侵佔原住民土地 | |||||||||
1860 | 1895 | 後期:因英法聯軍之役而開港【基隆(雞籠)】、【淡水(滬尾)】、【安平】【打狗(高雄)】(1860~1895年) | 1、 英法聯軍之役,台灣開港通商 2、 1871年牡丹社事件,日本侵台 3、清朝實行「積極治台」政策,派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建設台灣,增設行政區 4、1885年,台灣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實施多方面的改革 ①. 政治:台灣建省,調整行政區 ②. 財經:整理土地田賦 ③. 交通:架電報線、設郵局、築鐵路(基隆至新竹段通車 ④. 國防:購軍艦、增設炮台、設機器局、建軍械所 | ||||||||||
日治時期 | 1895 | 1945 | 1. 1895~1945【馬關條約】割讓台灣 2. 二次大戰(8年抗戰)後光復 | 1、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 2、台灣民主國成立,抗拒日本接收,不久日軍登陸台灣,抗日運動失敗 3、 台灣抗日運動
②. 地方: a. 各地遍設警察局,監控人民 b. 沿襲清代保甲制度,成為警察的輔助工具 5、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推動 ①. 「皇民化」運動 ②. 徵召台灣人從軍 | |||||||||
中華民國在台灣 | 1945 |至今 | 1. 1945年(民國34年)台灣光復 2. 1949年(民國38年)中央政府遷台 | 1、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中國根據1943年開羅宣言,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台灣、澎湖 2、政府接收初期,行政措施失當,民怨四起,引發二二八事變 3、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台,台灣進入動員戡亂時期,實施戒嚴 4、1987年蔣經國總統解除戒嚴,李登輝總統明令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台灣政治民主化 ①. 1994年,直轄市長與省長開放直接民選 ②. 1996年,總統直接民選 5、 外交關係 ①. 鞏固外交 a 1950,韓戰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協防台灣 b.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定,美國軍援台灣 ②. 彈性外交 a.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b.1979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 ③. 務實外交 6、 兩岸關係 ①. 兩岸軍事對抗 ②. 三通四流(中) VS 三不政策(台) ③. 一國兩制(中) VS 務實(台) |
二、台灣史-經濟與社會
(一) 前言:
(1)民國【 】年國民政府遷臺,百萬軍民擁入台灣使臺灣經濟一時負擔沉重。 (2)為解決糧食問題,臺灣省主席【 】於民國38年起推動土地改革。民國38年【 】民國40年【 】民國42 年【 】
(3)民國39年【 】爆發,美國以第七艦隊協防臺灣,出兵南韓,民國43年 【 條約】提供15億美元之【 】,將太平洋納入美國西太平洋防體系。
(二)經濟與社會
時期 | 年代 | 經濟 | 社會 |
史前時代 | 五萬年前 | 16.C | 1、採集、狩獵、漁撈生活 2、台灣原住民多處於原始生活階段,沒有大規模的經濟活動 | 1、平埔族:大部分為母系社會 2、高山族 ①. 父系社會 ②. 母系社會 ③. 貴族社會 |
國際競爭時期 | 1600 | 1661 | 1、西班牙人、荷蘭人以台灣為國際貿易轉運站 ①. 貿易對象:中國、日本、東南亞 ②. 貿易貨品:稻米、蔗糖 2、漢人、日本人以台灣為走私貿易中心 | 1、荷蘭人、西班牙人控制區,教化原住民,壓迫漢人 2、荷、西勢力以外,原住民維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
鄭氏治台時期 | 1661 | 1683 | 1、鄭氏政權以軍隊開墾今天台灣南部土地 2、鄭氏政權到廈門與中國進行走私貿易 3、允許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台灣設立商館 4、台灣與南洋多有貿易往來 | 台灣南部許多地名因鄭氏開墾而得名:高雄左營、台南左鎮 |
清領時代 | 1683 | 1860 | 前期 1、農業: ①. 漢人加速開墾土地 ②. 興修水利工程(水圳) 2、商業貿易: ①. 對象:中國、日本、南洋 ②. 輸出:米、糖、鹿皮 ③. 輸入:紡織品、藥材、日用品 4、「郊」商的興起 ①. 區性性:南郊、北郊 ②. 商品種類:糖郊、布郊 | 1、漢人移民的祭祀組織(守護神) ①. 漳州移民:開漳聖王 ②. 泉州移民:保生大帝 ③. 客家移民:三山國王 2、漢人的宗族組織 ①. 唐山祖 ②. 開台組 3、台灣的漢人移民社會常發生 ①. 民變 ②. 分類械鬥 |
1860 | 1895 | 後期 英法聯軍之役後,台灣開港通商後,貿易年年成長 ①. 輸出:茶、糖、樟腦 ②. 港口:滬尾(茶、樟腦)、安平、打狗(糖) |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 1895 | 1945 | 1、殖民經濟的基礎工作 ①. 改革土地制度 ②. 統一貨幣和度量衡 ③. 交通建設 a.各地設立郵局 b.完成縱貫鐵路(基隆至高雄) c.實施人口調查 2、殖民經濟政策:農業台灣、工業日本 ①. 農業: a.培植蓬萊米成功 b.台灣成為糖業王國 ②. 工業 a.初期:農業加工業 b.後期:配合南進,發展軍需工業 | 1、台灣社會的變遷 ①. 台灣人口大增 ②. 放足斷髮的普遍 ③. 守時觀念的養成 ④. 守法觀念的建立 ⑤. 現代衛生觀念的建立 2、台灣的社會運動 ①. 政治運動 a.台灣議會請願運動 b.台灣地方自治運動 c.台灣文化協會成立 ②. 農工運動 a農民運動 b.工人運動 |
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 | 1945 |至今 | 1、農業:土地改革 ①. 三七五減租 ②. 公地放領 ③. 耕者有其田 ④. 農地重劃 2、工業:六期的四年經濟建設計劃 ①. 前三期:進口替代 ②. 後三期:出口導向 3、勞力密集工業 → 資本密集工業 → 高科技工業 4、台灣的經濟發展被譽為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5、 未來目標:經濟自由化和國際化 | 1、台灣人口增加 ①. 610萬 → 2100萬 ②. 四大族群的隔閡消失 2、社會福利及安全制度的建立→ 民國84年開辦全民健保 3、多元化社會的發展半農半工社會 → 工商業社會 |
(三)民國30-40年代經濟重整
分 期 | 發 展 重 點 說 明 | |
光復初期 | 原因 | 美國轟炸、破壞工業設施,日本資金撤出臺灣 |
問題 | 1. 生產力低落,物資缺乏,發生糧荒2. 物價暴漲,失業嚴重 | |
策略 | 1. 改革幣制:民國38年發行新台幣 2. 實施土地改革 | |
政府遷臺 | 1. 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臺,百萬軍民擁入台灣使臺灣經濟一時負擔沉重。 2. 韓戰爆發,美援恢復解決臺灣經濟困境 | |
四十年代 | 民生工業發展 | 1.【 , 】 2.建立紡織業 |
基礎建設展開 | 1. 日月潭水力發電恢復。2. 西螺大橋。 3.石門水庫興建 |
(四)民國50-60年代經濟起飛
分 期 | 發 展 重 點 | 說 明 |
五十年代 | 發展輕工業,設立【 區】 | 1. 民國42年起,實施6期4年經濟建設計畫 2. 前3期【 】 3. 後3期【 】 |
六十年代 | 1. 扶持中小企業,提倡客廳即工廠 2. 推動【 】臺灣由輕工業轉向重化工業 3. 臺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 1. 民國62年蔣經國總統提出十大建設。 2. 交通佔其中6項 3. 亞洲四小龍:【 】【 】【 】【 】 |
(五)民國70-80年代經濟轉型
分 期 | 發 展 重 點 | 說 明 | |
七十年代 | 重要政策 | 發展【 】引進外國企業資本 | 1. 十二項建設、十四項建設、 六年國建 2. 加入WTO 3. 推動【 化】【 化】 4. 臺灣已經工業化 |
成 果 | 設立以電子、資訊為主的【 園區】 | ||
八十年代 | 1. 經濟【 化】【 化】 2. 80年加入【 】APEC 3. 九十一年加入【 】WTO 4. 勞力密集產業外移至【 】及【 】 |
(六)兩岸關係
分 期 | 重 要 歷 史 事 件 |
軍事對抗期 | 民國【 】年【 】戰役。民國47年金門【 】 |
和平對峙 | 民國68年起中共採【 】提出【 】【 】我方提出【 】【 】 |
解嚴後兩岸關係 | 1. 民國76年解嚴後,開放【 】。 2. 民國80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總統府設【 】 【 】主張交流互惠、互信合作、對等溝通。 3. 專責政府機關【 】【 】 4. 大陸:【 】 |
目前 | 中共堅持【 】交流停滯不前 |
(七)臺灣社會變遷
人口變遷 | 光復初期 | 人口增加快速:(1)隨政府遷台(2)醫療衛生改善 |
【 】 | 人口出生開始減緩 | |
【 】 | 推行【 】,出生率逐年下降 | |
社會福利 | 1. 隨著經濟發展,【 】【 】的問題出現 2. 社會保險:民國84年開辦【 】 3. 重視老人、兒童、身心障礙者通過【 法】 【 防治法】等 | |
多元化社會 | 社會多元化: 1. 中產階級興起。 2.政治自由化、民主化 3.族群平等受重視,朝向開放、包容社會理想前進。 |
(八)教育與原住民事務
時期 | 年代 | 教育 | 原住民 |
國際競爭時期 | 1600 | 1661 | 荷蘭人在控制區內設立學校,以傳教士為老師,用羅馬字拼注原住民文字,教化原住民了解基督教禮儀與教義 | 1、荷蘭人以各社選出的長老控制原住民 2、傳教 ①. 荷蘭人傳播基督教 ②. 西班牙人傳播天主教 |
鄭氏治台時期 | 1661 | 1683 | 1、受陳永華的建議,在台南興建台灣第一座孔廟。 2、設立學校 ①. 中央:學院→成績優秀可到政府機關任職 ②. 地方:學校 → 成績優秀升入中央的學院 | 鄭經設南路與北路安撫司,負責處理原住民事務 |
清領時代 | 前期1683 | 1860 | 1、儒學:培育國家公務員 ①. 府儒學:台灣府 ②. 縣儒學:台灣、鳳山、諸羅 2、書院、義學、社學 3、民學:民間之書房,屬私立學校 | 1、政府劃界封山,嚴禁漢人進入原住民地區 2、設立南路、北路理番同知,負責處理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相關事務 3、設立社學,供原住民子弟就讀 |
後期1860 | 1895 | 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期間,設立西學堂、電報學堂等新式學校 | 1、沈葆楨 ①. 廢禁令 a廢禁漢人入原住民活動區令 b.廢禁漢人與原住民通婚令 ②. 開山撫番 a 開山:開築北、中、南三條通往後山的道路,派軍入山區撫番: b.撫番: i. 規劃原住民的生產與人文教育 ii. 鼓勵漢人入山開墾 iii. 廢除南、北路理番同知,改設中路、南路撫民理番同知 iv. 推動「化番為民」政策 2、劉銘傳:征討和绥撫原住民 ①. 未降服者:軍事討伐 ②. 降服者:設撫墾局和「番」學堂,施以教育 |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 1895 | 1945 | 1、初等教育:差別待遇、隔離政策 ①. 學校教育:公學校 ②. 社會教育:日語講習所 2、中等教育: ①. 職業教育:較為偏重 ②. 普通教育 a 師範學校 → 培養公學校教師 b 醫學校 → 培養醫師 3、高等教育 ①. 大學:1919年,設立台北帝國大學(台大前身) ②. 留學日本:台人在台升學不易,青年多往日本留學 4、學術研究:統治和開發台灣 | 1、以嚴密的警網,控制原住民 2、霧社事件 ①. 原因:原住民不滿日本官吏的橫暴,起而反抗 ②. 結果:日本強力鎮壓,霧社地區原住民死傷慘重 |
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 | 1945 |至今 | 1、國民教育 ①. 起源: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已有義務教育 ②. 六年國教 → 九年國教(民國57年) 2、中等教育 ①. 初期:偏重普通中學 ②. 九年國教實施後:偏重職業教育 ③. 職業教育取向:農業 → 商業 → 工業 ④. 近期:增設高中 3、高等教育 ①. 時間:民國50年代 ②. 原因:配合經濟建設之需 ③. 結果:增設公、私大專院校 |
(九)臺灣教育發展
國民教育 | 1. 日治末期(西元【 】年)臺灣有6年義務教育。 2. 民國57年實施【 】。 3. 近年推動【 】。 |
中等教育 | 1. 光復後增設普通中學 2.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配合經濟發展,推廣職業教育 |
高等教育 | 政府遷臺後將高等教育列為重點,設立研究所 |
社會教育 | 1. 各地設圖書館、主題博物館推動社會教育。 2. 進修管道:補校、空中大學及各種回流教育。 |
(十)文化建設
政府機構 | 1. 民國70年設立行政院【 】。 2. 各縣市(12項建設)設立【 】。 |
文化建設 | 1. 各縣市舉辦各項文化活動或文化節如宜蘭童玩節。 2. 重視古物古蹟之維護與民俗技藝增進國民人文素養。 |
(十一)社會文化發展
戰後初期 |威權統治 | 推行國語 | 1. 為清除日治時期文化殘留,促進族群溝通、凝聚國家共識。 2. 影響:母語流失及鄉土文化長期受到忽視。 |
遷臺移民 | 1. 民國38年政府遷臺,軍眷居住於【 】 (眷村)。 2. 語言、飲食文化、生活習慣。 3. 族群已透過通婚融合。 | |
政府干預文化 | 1. 政府以【 】為基本國策,以【 】為本位的方針。 2. 官方主導的藝文活動:文藝創作以【 】,【 】為主題。 | |
美國的影響 | 西方文化的傳入 | |
民國60-70年代的本土社會與文化 | 背景 | 1. 政府提倡革新保臺。 2. 掀起回歸鄉土、關懷社會的熱潮。 |
本土文化的興起 | 1. 【 】運動興起 2. 鄉土文學興起、校園民歌、新電影 3. 本土戲劇:歌仔戲、布袋戲 | |
解嚴後的多元化 | 百家爭鳴 | 1. 各種社會運動:原住民、客家、農民、勞工、婦女及環保運動。 2. 【 】的興起。 |
多元文化 | 1. 文化觀光產業推動:結合產業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2. 成立主題館:鄉土史的發展、多元族群文化。 | |
新移民 | 1. 【 】、【 】等地的外籍勞工及新娘。 2. 人口結構:外籍新娘之子比例增加。 | |
新展望 | 尊重並珍惜多元族群及多元文化,消除不同文化隔閡與誤解。 |
(十二)台灣行政區演變
鄭氏政權 | ||||
鄭成功時期 | 1、承天府(今台南):行政中心 2、天興縣、萬年縣:設知縣掌理縣務 3、稱台灣為東都,熱蘭遮城改名為安平鎮 4、澎湖設安撫司 ※ 漢人典章制度正式移植台灣 | |||
鄭經時期 | 1、東都改名為東寧 2、天興縣、萬年縣:改為州,設知州掌理縣務 | |||
清代 | ||||
康熙 | 一府 | 台灣府(台南) | 福建省 | 康熙23年,台灣置府縣 |
三縣 | 諸羅(嘉義)、台灣(台南)、鳳山(高雄) | |||
雍正 | 一府 | 台灣府 | ?? | |
四縣 | 諸羅、台灣、鳳山、彰化 | |||
二廳 | 淡水廳、澎湖廳 | |||
嘉慶 | 一府 | 台灣府 | ||
四縣 | 諸羅、台灣、鳳山、彰化 | |||
三廳 | 淡水廳、澎湖廳、噶瑪蘭廳 | |||
光緒 | 二府 | 台灣府、台北府 | 沈葆楨時期 | |
八縣四廳 | 略 | |||
三府 | 台灣府(台中)、台南府、台北府 | 光緒11年台灣建省 | 劉銘傳時期 | |
一州 | 台東直隸州 | |||
三廳十一縣 | 略 |
台灣史-人物
顏思齊
鄭芝龍
沈有容
郭懷一
鄭成功
鄭經
陳永華
鄭克臧
鄭克塽
江勝
施琅
朱一貴
林爽文
戴潮春
沈葆楨
丁日昌
劉銘傳
邵友濂
唐景崧
丘逢甲
劉永福
羅福星
余清芳
莫那魯道
八田與一
黃玉階
林獻堂
蔣渭水
蔡培火
楊肇嘉 3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