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缾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殼。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殼,我獨不卒。
蓼蓼:長大貌。形容詞,指植物茁壯長大的樣子
莪:莪蒿。「莪」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五、六月開 黃綠色花,果實為蒴果,嫩葉可食,在本詩中比喻美材
蒿:莪、蒿本一物,嫩曰莪,老曰蒿,莪可食,蒿則不可。
哀哀:哀傷之甚。
劬勞:辛勤勞苦。
蔚ㄨㄟˋ:蒿之一種,又名牡蒿,七月開花如胡麻,然不結子實。比青蒿更為低等,比喻庸才。
缾ㄆㄧㄥˊ
罄ㄑㄧㄥˋ
勞瘁:辛苦憔悴。
鮮民,指失去父母的人。
怙ㄏㄨˋ、恃,依靠。
銜恤,懷憂
罔極,不正。言上天降兇,使我父母亡故也
烈烈,猶凜冽。
飄風,暴風。
穀,善也,此指生活美好。
我獨何害?和「我獨不卒」句意互足,言我何為獨遭此勞苦之害,而不得終父母之養乎?
律律,猶烈烈。
弗弗,猶發發。
卒,終也
語譯
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青蒿。可憐的父母親啊!為了生養我受盡勞苦。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牡菣ㄑㄧㄣˋ,可憐的父母親啊!為了生養我積勞成疾。小瓶的酒倒光了,是大酒罈的恥辱。孤苦伶仃的人活著,還不如早些死去的好。
沒了父親,我依靠誰?沒了母親,我仰賴誰?出門在外,心懷憂傷;踏進家門,魂不守舍。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父母雙親啊!您生養了我,撫慰我、養育我、拉拔我、庇護我,不厭其煩地照顧我,無時無刻懷抱著我。想要報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樣的浩瀚無邊! 南山高聳聳,暴風陣陣起,人們沒有不過好日子的,為何只有我遭受不幸!南山高巍巍,暴風呼呼吹。人們沒有不幸福的,為何只有我不得終養父母!
【一】題解釋題
1.《詩經》各篇本無標題,本詩篇名「蓼莪」,即是取首句「蓼蓼者莪」其中二字而 來。
2.「蓼蓼」,形容詞,指植物茁壯長大的樣子;「莪」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五、六月開 黃綠色花,果實為蒴果,嫩葉可食,在本詩中比喻美材。
3. 「蓼莪」二字,不能概括全詩,要了解詩意,必須涵泳全詩才可得知。文體 抒情詩出處 《詩經‧小雅》背景 作者無可考。《毛詩‧小序》以為本詩為諷刺周幽王而作,因為人民勞苦,孝子不得終養父母。而朱熹《詩集傳》只說本詩是「人民勞苦,孝子不得終養而作此詩。」主旨 本詩旨在感念父母養育的恩德,並言自己以不能終養父母為憾,全詩情感深刻,語言真摯。成就 清人方玉潤言此詩:「幾於一字一淚,可抵一部孝經讀。」
【二】文章結構-蓼莪
第一段 以莪和蒿為喻,自責無法符合父母的期望
第二段 重言首段之意,以莪和蔚為喻,自責無法符合父母的期望
第三段 以缾罍為喻,抒發未盡孝養之哀
第四段 寫父母的養育之深恩,己不知何以為報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二句為本詩命意所在。
第五段 借南山、飄風起興,以不得與他人一樣共享天倫為憾 第六段 借南山、飄風起興,重申己以不得終養父母為憾 「不卒」為全詩詩眼
【三】重要課文分析
賦、比、興是詩經主要的寫作手法,其中「賦」是平鋪直敘的把詩句寫出來;「比」就是譬喻,借彼喻此;「興」則是借物起興,以下是針對本詩詩句所採取的寫作方式加以整理:
詩句 | 寫作手法 | 說明 |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 比-譬喻 | 莪,莪蒿,比喻美材;蒿,青蒿,比喻庸才。 |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 賦 平鋪直敘 | |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 比-譬喻 | 莪,莪蒿,比喻美材;蔚,比青蒿更為低等,比喻庸才。 |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 賦-平鋪直敘 | |
缾之罄矣,維罍之恥 | 比譬喻 | 以缾比喻父母,以罍比喻子女。 |
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 賦-平鋪直敘 |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 賦-平鋪直敘 | |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 借物起興 | 借南山、飄風起興,感傷自己無法終養父母。 |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 借物起興 | 借南山、飄風起興,感傷自己無法終養父母報答恩情。 |
【四】文學常識
一、 詩經地位 為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韻文之祖,純文學之祖,春秋時期北方文學代表年代 匯聚西周初年到東周春秋中葉約五、六百年間的作品內容 分為三部分:十五國風(地方歌謠)、二雅(士大夫歌詠)、三頌(廟堂樂歌)篇章 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小雅六篇有目無辭,故實際上是三百零五篇別名 古稱「詩」,又名「詩三百」、「三百篇」,今流傳本為漢毛亨作傳,故又稱毛詩六義 內容:風、雅、頌。作法:賦、比、興注疏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備註
1. 除少數作品列有作者姓名外,其他均不知作者。
2. 今本詩經是孔子刪定本。
3. 朱熹作詩集傳,廢詩序,別注新義,為明清以降之通行本。
4.「賦」是鋪陳直敘的白描法;「比」是以彼喻此的譬喻法;「興」是託物興辭的聯想法。
二、從六經到十三經
先秦 | 六經 | 《詩》、《書》、《易》、《儀禮》、《樂》、《春秋》 | 漢儒也稱之六藝 |
西 漢 | 五經 | 《詩》、《書》、《易》、《儀禮》、《春秋》 | 因為樂經亡佚 |
唐玄宗 | 九經 | 《詩》、《書》、《易》 「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三禮」:《周禮》、《儀禮》、《禮記》這六部書。 | |
唐文宗 開成石經 | 十二經 | 九經再加上《論語》、《孝經》和《爾雅》 | |
南宋光宗 | 十三經 | 《詩》、《書》、《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周禮》、《儀禮》、《禮記》、《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即開成石經十二部加上《孟子》一書) |
三、十三經之最
中國韻文之祖 | 詩經 |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 詩經 |
中國純文學之祖 | 詩經 |
中國最早的史書 | 尚書 |
中國散文之祖 | 尚書 |
中國最早的地理書 | 尚書禹貢 |
中國最早的哲理典籍 | 易經 |
中國第一本編年體的史書 | 春秋 |
十三經中篇幅最長者 | 左傳 |
十三經中篇幅最短者 | 孝經 |
十三經中唯一自始就稱經者 | 孝經 |
十三經中唯一由皇帝爲之作注 | 孝經 |
中國最早一部訓詁寶典(解釋字義) | 爾雅 |
十三經中最後一本被列入者 | 孟子 |
【五】語文天地一、字形辨析 形 音 義 例
(一)
形 | 音 | 義 | 例 | 備註 |
蓼 | ㄌㄨˋ | 長大的樣子 | 蓼蓼者莪 | |
ㄌㄧㄠˇ | 一年生草本植物 | 水蓼 | ||
戮 | ㄌㄨˋ | 殺 | 殺戮 | |
僇 | ㄌㄨˋ | 侮辱 | 僇人 | |
勠 | ㄌㄨˋ | 合力 | 戮力 | |
戳 | ㄔㄨㄛ | 印章 | 郵戳、戳記 | |
以尖銳東西刺入 | 戳洞 | |||
繆 | ㄇㄡ | 纏束 | 未雨綢繆 | |
瘳 | ㄔ ㄡ | 病癒 | 病瘳 |
(二)
形 | 音 | 義 | 例 | 備註 |
蒿 | ㄏㄠ | 菊科植物 | 青蒿 | |
遠望 | 蒿目時艱 | |||
篙 | ㄍㄠ | 撐船用的長竿 | 撐篙 | |
槁 | ㄍㄠˇ | 草木乾枯 | 枯槁 | |
縞 | ㄍㄠˇ | 白色的生絹 | 縞素 | |
鎬 | ㄏㄠˋ | 光明貌 | 鎬鎬 | |
ㄍㄠˇ | 掘土用的器具 | 十字鎬 | ||
嚆 | ㄏㄠ | 響箭 | 嚆矢 |
(三)
形 | 音 | 義 | 例 | 備註 |
劬 | ㄑㄩˊ | 勞苦 | 劬勞 | |
痀 | ㄐㄩ | 駝背 | 痀瘻 | |
雊 | ㄍㄡˋ | 雄雉鳴叫 | 麥隴朝雊 | 早晨 |
枸 | ㄍㄡˇ | 植物 | 枸杞 | |
佝 | ㄎㄡˋ | 駝背 | 佝僂 |
(四)
形 | 音 | 義 | 例 | 備註 |
瘁 | ㄘㄨㄟˋ | 疾病 | 勞瘁 | |
淬 | ㄘㄨㄟˋ | 磨鍊 | 淬礪 | |
粹 | ㄘㄨㄟˋ | 專一不雜 | 純粹 | |
啐 | ㄘㄨㄟˋ | 吐口水 | 啐一口水 | |
晬 | ㄗㄨㄟˋ | 周年 | 周晬 | |
猝 | ㄘㄨˋ | 突然 | 猝不及防 | |
卒 | ㄗㄨˊ | 終於 | 盈虛者如彼,而卒末消長也 | (蘇軾‧赤壁賦) |
僕隸 | 販夫走卒 | |||
終養父母 | 我獨不卒 | |||
ㄘㄨˋ | 通「猝」 | 卒然臨之而不驚 | (蘇軾‧留侯論) |
形 | 音 | 義 | 例 | 備註 |
靡 | ㄇㄧˇ | 無 | 入則靡至 | |
奢侈 | 奢靡 | |||
糜 | ㄇㄧˊ | 粥 | 糜爛 |
形 | 音 | 義 | 例 | 備註 |
罄 | ㄑㄧㄥˋ | 盡 | 缾之罄矣 | |
磬 | ㄑㄧㄥˋ | 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 | 室如懸磬 |
二、字義辨析
形 | 音 | 義 | 例 | 備註 |
畜 | ㄒㄩˋ | 養育 | 「畜」養、拊我「畜」我 | |
ㄔㄨˋ | 牲畜 | 六「畜」興旺 | ||
鮮 | ㄒㄧㄢ | 新鮮 | 「鮮」美 | |
ㄒㄧㄢˇ | 孤獨 | 「鮮」民 | ||
少 | 「鮮」少 | |||
顧 | ㄍㄨˋ | 看 | 「顧」我復我 | |
但是 | 「顧」自海通以來,西力東漸 | (連橫‧台灣通史序) | ||
念及 | 「顧」念 | |||
拜訪 | 三「顧」茅廬 | |||
罔 | ㄨㄤˇ | 無 | 昊天「罔」極 | |
迷惘 | 學而不思則「罔」 | 通「惘」 |
三、修辭精華
(一)譬喻(借喻)
1.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莪,莪蒿,比喻美材。蒿,青蒿,比喻庸才。
2.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莪,莪蒿,比喻美材。蔚,比青蒿更為低等,比喻庸才。
3. 缾之罄矣,維罍之恥→以缾比喻父母,以罍比喻子女。
(二)錯綜(抽換詞面)
1.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2.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三)映襯 1. 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2. 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四)類疊 1. 類字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2. 類句 (1)「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2)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3. 疊字 (1)「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 父母,生我勞瘁。 (2)南山「烈烈」,飄風「發發」。 (3)南山「律律」,飄風「弗弗」。
(五)互文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父(母)兮生我,(父)母兮鞠我。 (六)設問(激問) 1. 無父何怙? 2. 無母何恃?
(七)鑲嵌(增字) 1.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2.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八)轉品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名詞作動詞用。
四、成詞語延伸歸納 詞語 語意 同義詞
(一) 詩廢蓼莪 比喻喪親之痛。 皋魚之泣/風木之思/風樹興悲/凱風寒泉/烏鳥孝思/霜露之思
(二) 昊天罔極 形容恩德廣大無以為報。 天覆地載/寸早春暉/山高海深/覆載恩澤
(三) 顧復之恩 形容父母對子女呵護備至。 煨乾就濕/父母恩勤/推燥居溼(四) 鮮民 無父母之人。 寡民/窮民/哀子
(五) 怙恃 父母 所生/椿萱/雙親
(六) 不榖 不善。 不祥/不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